一、导入
师∶上课,同学们好,请坐。
师∶我相信大家都比较喜欢旅游,那接下来呢,老师给大家播放几张景区的美景图片,请大家欣赏一下。
师∶嗯,图片播放完了,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 ?
师∶是的,苏州。那一说到苏州你有什么感受呢 ?师∶你的手举的最快,就请你。
师∶你说苏州是一个非常美丽的地方,那里有许多著名的旅游景点。
师∶那你能说出几个旅游景点吗 ?
师∶有拙政园、苏州园林、同里古镇、寒山寺....
师∶请坐,看来你是一个比较喜欢旅游的孩子。
师∶今天呢,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和苏州寒山寺有关的古诗,看一下这首古诗表达了诗人张继怎样的情思。好,让我们一起书写标题《枫桥夜泊》。
二、初读
师∶首先我们先来看下古诗的题目,谁能来说一说"枫桥夜泊"你是如何理解的呢 ?
师∶你的眼睛最闪亮,就请你吧。
师∶他说"枫桥"是地方名,在今江苏省苏州市西郊;"夜"是夜晚"泊"是停泊的意思。解释的非常棒。师∶那连在一起是什么意思呢 ?
师∶没错,就是诗人张继夜晚把船停泊在枫桥边,老师给你点个赞!师∶接下来老师给大家播放一段名家范读,请同学们认真听,同时标记出里边的生字词,并划分好朗读节奏。
师∶好,范读结束了,现在我们就请一位同学来读一读这首诗吧。
师∶最后一排的那个男生,你已经快站起来了,就请你吧。
师∶嗯,大家说他读的怎么样呢 ?
师∶是呀,声音洪亮、非常的有气势。但是读的时候如果节奏感再强-点就更完美了。比如∶"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师∶你再试着朗读一遍,这次就比第一次好多了,请坐。
师∶现在男生一组、女生一组我们来比赛读一读。
师∶哇,果然风格不同。男生读出了阳刚之气,女生则是读出了特有的阴柔之美。
师∶我们全班再来齐读一下这首诗。师∶嗯,读的很好,声音洪亮而且很有节奏感。
三、析读
师∶经过我们刚才的朗读,我们对诗歌有了初步的了解,那现在老师再给大家10分钟的时间,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说说你最喜欢的诗句并说明你的理由。稍后老师会请小组代表进行汇报。
师∶大家讨论的声音渐渐小了。第一组的同学已经自觉的坐好了,那小组代表就来说说你们小组的看法吧。
师∶哦,你说你们最喜欢的是这两句"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师∶你们为什么喜欢这两句呢 ?师∶没错,这两句写了很多景物。
师∶能不能具体说说这些景物 ?
师∶是的,有落月、啼乌、霜满天、江枫、渔火……看来你们观察的很认真。
师∶这些景物中哪些是静态的呢 ?不要急着说,思考一下。
师∶对的,落月、霜满天还有江枫是静景。师∶那动态的景呢 ?
师∶嗯,啼乌和渔火。
师∶读到这儿你们有什么感受呢 ?
师∶哦,感觉非常的清冷、非常的凄凉,看来你们已经走进了古诗。
师∶请大家现在闭上眼睛轻轻地朗读这两句,说说你仿佛看到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师∶月亮已落下,乌鸦不时地啼叫寒气满天,诗人对着江边枫树和渔火忧愁而眠。
师∶难怪诗人会感觉清冷、凄凉呢。请坐,你们分析的很深入。
师∶那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朗读,读出这种凄凉的语气。
师∶第二小组的同学已经迫不及待了,那小组代表来说说你们小组的看法吧。
师∶你说你们最喜欢的是这两句"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师∶你们为什么喜欢这两句呢 ?
师∶原来你们从这两句感受到了诗人的愁绪。
师∶非常好,你们已经走进了诗人的内心。
师∶那你能不能用自己的话说下对这两句话的理解呢 ?
师∶姑苏城外那寂寞的寒山古寺,半夜里敲钟的声音传到了客船。
师∶理解的很准确,表达的也很清晰。
师∶那同学们想一想,在静夜中忽然听到远处传来悠远的钟声,你觉的一夜未眠的诗人会有何感受呢 ?
师∶是的,游子面对霜夜、江枫、渔火这些景物、内心不免会萦绕起缕缕轻愁。
师∶感受的很到位。那这是一种怎样的愁呢 ?
师∶诶,这是一种思乡之愁、孤独之愁、寂寞之愁…….
师∶那我们读这两句的时候应该怎么读呢 ?
师∶没错,读出诗人对家乡的思念。那现在就让我们带着这样的语气一起来读一下这两句吧!
四、品读
师∶现在老师请课代表配乐朗读下这首诗,同时呢我们大家闭上眼睛听读,边听边想象当时的画面。
师∶怎么样,有没有感受到诗人的孤愁啊!
五、小结作业
师∶好了,同学们,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的,不知不觉又到了下课的时间。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看到了诗人漂泊在外内心的这种忧愁、孤独和寂寞,表现出了诗人的思乡愁绪。
师∶课下就请同学们继续学习并完成这样一份作业∶课下积累描写秋天的古诗,收集写"愁"的名句,下节课我们找同学来分享。师∶好,同学们,下课。
-
上一篇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山居秋暝》逐字稿 -
下一篇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长相思》逐字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