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中面试逐字稿 高中政治面试逐字稿 正文内容

高中政治《世界的物质性》逐字稿

zhuzigao 2025-03-03 08:03:45 高中政治面试逐字稿 0

师:“天问一号”,是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名称,《天问》也是浪漫主义诗人屈原写的一首长诗。诗中写到 “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 写了屈原对于天地、自然和人世等一切事物现象的发问。面对未知的天地,屈原提出了自己的疑问,表达了对真理执著的追求。那么,世界的本质是什么?世界的本质是物质还是精神?物质和精神的关系是怎样的?人究竟能不能认识世界?其发展有没有一般规律可循?世界的本质以及人与世界的关系,是人们在实践和认识中首先要回答的问题。那世界的本质是什么?

自然界的物质性

师:世界到底是什么样的?又是如何来的?我们曾经听过很多关于世界怎么来的,世界是什么组成的神话故事,有同学能给大家讲讲吗?我们的世界真的是由神创立的吗?显然不是这样的,那么我们的世界到底是如何形成的呢?下面我们一起通过一个小视频来了解。播放视频《宇宙和地球的形成》。

生:女娲补天、盘古开天地、希腊神话

这些说法与视频中的宇宙生成说有什么区别?你认为世界是神灵所创造的么?这些说法与视频中的 “上帝创造世界” 等,展示一组图,内容分别为 “女娲补天”、“盘古开天辟地”、“上帝创造世界”。

师:是的,同学们说的都很好,很有典型性。展示一组图

生:不赞同神创说。 师:从刚才的回答中我们可以得出一点,大多数同学都是不赞成世界是神灵创造的观点,事实也证明了自然界中,世界包括地球的产生是按照自身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都有自己的起源和发展史,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它和神创论的最大区别就在于自然界的形成发展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上帝突然之间创造出来的。所以我们说自然界中的事物都是客观存在的,是物质的,不是意识的,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自然界具有物质性。

师:首先,人类产生之前,自然界毫无疑问是客观的物质的,那么有同学要问了,人类产生之后呢,出现了这么多自然界原本没有的东西,那自然界还是客观的么?我们来看看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反季节蔬菜,原本在冬天我们吃不到黄瓜、西瓜,现在都可以在超市买到,那么请同学回答一下,冬天的西瓜是不是物质的?

生:是呀,科技提高了,使我们能在冬天吃到西瓜

师:是的,虽然我们表面上创造了很多东西,但是从人们改造自然物来看,它的基础和前提,是客观存在的自然物及其属性与规律。马克思也说过:“人并没有创造物质本身。甚至人创造物质的这种或那种生产能力,也只是在物质本身预先存在的条件下才能进行。” 正如冬天的西瓜也需要种子、泥土、阳光、水分一样,正好说明自然界是物质的,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所以我们得出结论,人类产生之后,自然界也是客观的、物质的,不是意识的。

师过渡:有人说,自然界的存在是客观的,人类社会是人有意识的活动,是主观的。你认为呢?

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师:播放视频《人类起源的进程》同桌讨论人类社会的产生

师总结:正如视频中播放的那样,人类不是从来就有的,人类从一个细胞开始,本身就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这个世界上先有物质然后才有人类,人类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那么在这个演化过程中什么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呢?

生:劳动。

师:为什么?

生:正是因为有了劳动,才有了手脚分工,才产生了语言和意识,才形成了人与人的关系,并形成了人类社会。所以我们说,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师:是的,劳动在从猿猴到人类的进化中起到关键性的作用。那么我们的人类社会既然已经产生,它的构成要素有哪些呢?也就是说人类社会有那几方面组成呢?

生:构成了人类社会的因素有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三个方面。

师:是的,那么地理因素不难理解,包括了土地、气候等,都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而人口因素就是指一定时期内一个地方的人口素质、人口数量、人口比例等都是基本不变的,也是客观存在的。需要详细解说的应该是生产方式,通过高一的学习,我们知道生产方式包括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而一定时期内的生产力水平基本是一致的,客观的,正如石器时代不可能出现火车一样,是与生产力水平不一致的。而我国的生产关系包括所有制结构、劳动者地位关系和分配结构这些都是物质关系,是客观的。所以我们来看大跃进时期的宣传海报,就会觉得不切实际,很可笑,这就是没有认清我国当时的生产方式是客观的,低下的,不是想到就能办到的。

师过渡:“人类社会这些客观的事物具有物质性,相信大家不难理解,那么人的意识是生来就有的么?”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师:人们常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早上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过了上课时间,还在睡觉。惊醒之后,看了时间,才 6 点 40 分,原来自己在做梦。之所以会做这样的梦,是因为近来曾有忘记上课的经历,这几天又忙于其他的工作,心里一直想着,是自己太过于紧张的缘故。同学们,你们做过梦吗?你想知道人为什么会做梦吗?想解开梦的谜团吗?展现三幅图片:岩石风化、葵花反应、条件反射。用以证明一切物质都具有反应的特性,而这种特性是随着生命的不断进化和发展而得来的,是人类意识产生的基础。通过图片我们可以了解到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师:多媒体展示狼孩、猪孩的图片,是不是有了人脑就有了人的意识?人的意识是不是一出生就具有的?

生:不是

师:意识现象既不是人的头脑主观自生的,也不是从来就有的,自然界先于意识而存在,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随着运动的发展,大脑越来越发达,大脑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生物的反映由应激性到动物的感觉、心理的发展,为人类意识的产生准备了条件。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谈谈你所熟悉的动物有哪些复杂的心理反应。上述动物的心理为什么不能发展为人的意识?

生:比如小狗就很忠诚,海豚会哭,他们都会保护自己的宝宝,因为动物的脑子和人脑构造不一样

师:高等动物的心理不仅包括感觉、表象、情感,甚至还有简单的分析和判断。如猴子可以借助木棒获得高处的食物。动物心理不能发展为人的意识,其根本原因是它们缺少意识赖以产生的物质器官 —— 人脑。

意识不仅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还是社会的产物。人类意识不仅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而且是社会发展的产物。马克思说:“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而且只要人们还存在着,它就仍然是这种产物。反之,如果脱离社会实践,不参加任何社会活动,就不会形成人的意识。

同桌讨论:如何理解意识的本质?

师总结:“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因此,意识中有什么,客观世界中就一定有什么”。图片展示 “画鬼从何处取材”、“宗教观念的形成”。鬼神的形象并不是完全由人脑自动产生的,他们在现实世界都有自己的原型。再用多媒体展示鲁迅的话,以论证自己的结论。

师:意识到底是怎么产生的。比如 “原材料 —— 工厂 —— 产品” 做个比喻,引出 “客观事物 —— 人的感官 —— 人脑 —— 意识形成” 这样一个过程。通过以上三点,抽象概括意识的本质:客观存在的反映。

小组讨论:(1) 离开了客观对象,能不能产生人类的意识?

(2) 离开了客观对象,会不会有鬼神观念?

小组 1: 不能,鬼神也是根据人的样子改编的

小组 2: 从内容上来看,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而不是人脑主观自生的,意识的形成离不开客观事物。因此,离开了客观对象,就不能产生人类意识。

小组 3: 鬼神观念是意识的一种,只不过是错误的意识,也就是说,鬼神观念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歪曲、虚幻的反映。所以,离开了客观对象,不会形成鬼神观念。

师:意识的内容来自于客观存在,意识在本质上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而内容则是客观的。无论正确的意识还是错误的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意识的形成离不开社会实践。

师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自然界的物质性、物质的概念、人类社会的物质性、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通过开展探究活动和结合具体事例的分析,锻炼了我们理论联系实际能力。能够在学习和生活中学会用客观的眼光看问题,增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勇气和信心,树立马克思主义物质观。

作业布置:智能机器人能像人一样拥有自主的意识吗?

微信二维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