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美国最具影响力的新闻周刊《时代》,1976 年到 1997 年邓小平共有 8 次登上《时代》周刊的封面,其中两度成为年度风云人物。他的入选理由是 “他改革了国家,也改变了世界。他的名字总与中国令人称奇的经济发展联系在一起”。让我们追寻着伟大领袖邓小平等领导人的足迹,共同探寻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道路的开创和发展之路。
师:1982 年,党的十二大开幕式上,邓小平明确提出了,“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这一鲜明主题。大家来看一组图片,第一张是邓小平,第二张是江泽民,第三张是胡锦涛,第四张是习近平,我们小组讨论总结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在实践探索过程中取得了哪些理论创新成果?
师:大家回答得都很准确,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我们每一个小组结合课本和材料来介绍一种思想。
材料一:邓小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开幕词: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都要注意学习和借鉴外国经验。但是,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这方面我们有过不少教训。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
小组 1: 邓小平理论: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主要共产党人,创立了邓小平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主要内容:①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政策,深刻揭示社会主义本质;②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③制定了到 21 世纪中叶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战略,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材料二: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这是我们党经过近二十年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功实践作出的历史性决策。作出这个决策,表明中央领导集体和全党把邓小平开创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新世纪的决心和信念,也反映了全国人民的共识和心愿。
小组 2:“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十三届四中全会后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共产党人提出了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主要内容: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这是对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的集中概括。
材料三: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回首近代以来中国波澜壮阔的历史,展望中华民族充满希望的未来,我们得出一个坚定的结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小组 3: 科学发展观:党的十六大以后,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共产党人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回答了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内容: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材料四: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小组 4: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深刻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
播放视频:辉煌历程 伟大成就
师:通过视频我们了解到 “伟大历程 辉煌成就”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七十周年大型成就展,让我们切实感受到了祖国 70 年来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让我们由衷地为祖国而自豪,让我们为生活在这样的新时代而幸运!七十年风雨兼程,七十年沧桑巨变,从 1949 年至今充分展示了以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为主题,以编年体为时间主线安排设计了序言、屹立东方、改革开放、走向复兴、人间正道五个部分充分展现了历次党代会和中央全会、五年计划等各方面的跨段主线。
师:回顾过去,我们党之所以能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具有强大的凝聚力战斗力,正是源于我们党对理论、道路、制度、文化的坚定自信。改革开放四十多年,发达国家几百年的发展历程,中国用几十年时间跨越成就!“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生:根本原因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师:那下面同桌讨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各自的地位和作用是怎样的?
生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生 2: 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 主义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生 3: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③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④以及建立在这些制度基础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
生 4: 就是以根本制度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
师: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95 周年大会上明确提出:中国共产党人 “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持 “四个自信”,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师:“履不必同,期于适足;治不必同,期于利民。” 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治理体系,是由这个国家的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决定的,是由这个国家的人民决定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国今天的国家治理体系,是在我国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长期发展、渐进改进、内生性演化的结果。
结语:我们既深深扎根于中国的社会土壤,又以海纳百川的气度吸收借鉴其他制度文明成果,并随着实践不断完善和发展,我们各方面制度必将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巩固、优越性充分展现。
师:时光飞逝,这节课就要结束了,我们今天的作业是观看视频 “坚持四个自信” 道路自信 理论自信 制度自信 文化自信,结合自身实际,说说如何在实践中坚持四个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