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导入
师∶上课,同学们好,请坐。
师∶同学们,自然界中的生物有很多神奇的本领,人类也正是从他们的身上获取了很多灵感发明了新事物。联系生活想一想,我们都有哪些发明源自大自然啊 ?师∶靠窗的这位同学。
师∶你说你从课外书上知道了人类借鉴鱼的形状来造船。恩,这是你的课外积累。师∶你也再来说说。
师∶你看新闻的时候知道了我们借鉴鸟类来制作飞机。看来同学们的课外知识都很丰富。
师∶我们生活中很多事物都和自然有关联。今天我们也要去学习一篇科普说明文,去看看蝙蝠和雷达有什么关系?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蝙蝠和雷达》。
二、初读
师∶大家一定迫不及待想读一读课文了,接下来,老师就给大家5分钟的时间,请同学们大声地朗读课文,并完成一下两个任务。
任务一∶用圈点勾画的方法画出文中的生字词。
任务二∶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师∶快,开启你们的朗读之旅吧。
师∶嗯,大家的朗读声渐渐小了,能接受老师的挑战吗 ?
师∶哇,看来大家都很有信心。那老师就先来检查大家的字词掌握情况。
师∶现在,请同学们合上课本。老师已经将本节课的生字词整理到了 PPT 上,谁愿意来朗读 ?
师∶你的小手举得最快,就你吧。大家说,她读的怎么样?
师∶嗯,声音很有好听,朗读的准确率也很高。老师要给你点个赞。
师∶哦,你说她有一个字读错了,那这个字应该读什么?
师∶不亏是我们班的纠错小能手,请坐。应该读二声,飞蛾。
师∶同学们,我们还学过哪个字和飞蛾的"蛾"字很像呢 ?师∶ 没错,就是天鹅的鹅。怎么区分呢 ?
师∶对的,飞蛾是小虫子,是虫子字旁,天鹅是一种鸟所以是鸟字旁。老师觉得你的方法很不错。
师∶这些生字不但要会读还要会写,老师要特别提醒大家一个生字的书写,障碍物的碍,它是左右结构,左窄右宽,石字旁。请大家在生字本上正确书写这个字。
师∶攻克了字词关,我们再来解决第二个问题∶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师∶最后一排的男生,请你。
师∶你说课文主要写了科学家根据蝙蝠夜间飞行的奥秘发明雷达的故事。
师∶你的回答很简洁。来,语文课代表帮他补充完整一些
师∶课文写的是科学家通过反复试验,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间飞行的秘密,并从中受到启发,给飞机装上雷达,解决了飞机在夜间安全飞行的问题。
师∶恩,这样就既生动又完整了,大家都请坐。
三、析读
师∶下面呢,老师就给大家十分钟的时间,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合作讨论∶科学家是怎样从蝙蝠身上得到启示,发明雷达的?稍后,我们一起交流分享。
师∶大家讨论的声音小了,看来大家已经解决的差不多了。
师∶第一组的同学已经全部坐好,那就请第一小组的代表先来回答。
师∶是的,科学家发现蝙蝠能够灵巧地避开障碍。
师∶那蝙蝠灵巧到什么程度呢 ?你能从课文中找出来吗 ?
师∶你从课文中找到了这句话∶蝙蝠是在夜里飞行的,还能捕捉飞蛾和蚊子;而且无论怎么飞,从来没见过它跟什么东西相撞,即使一根极细的电线,它也能灵巧地避开。
师∶的确,这就是蝙蝠的灵巧之处。那老师能不能把这段话改成∶蝙蝠飞行时,不会与任何东西相撞,蝙蝠能灵巧地避开极细的电线。
师∶有同学摇头了,你来说说为什么不能呢 ?
师∶恩,你认为课文的原句更能体现蝙蝠的灵巧,如果删掉表达就没那么强烈了。
师∶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很棒 !
师∶老师还想问问你,作者在写这段话时心情会是什么样的呢 ?
师∶哦,非常惊叹。
师∶你能带着这样的心情为大家读一读这段话吗 ?
师∶你可真是一位小小朗读家,把作者的惊叹之情读得很到位。
师∶获得了启示之后,科学家们又是怎么发明雷达的呢?第五小组的代表来说说。师∶恩,反复试验。
师∶"反复试验"就说明试验了多次,那你们能不能把这些试验找出来啊?
师∶是的,科学家共做了三次试验,分别把蝙蝠的眼睛、耳朵、嘴巴封住了。
师∶那科学家为什么要做这么多次试验呢 ?不能一次性完成吗 ?
师∶哦,你觉得多次试验结果更加科学准确。
师∶看来你读懂了科学家的心。同学们,你们好奇蝙蝠飞行的原理吗 ?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个小视频,看完大家就能找到答案了。
师∶恩,视频看完了,大家能不能快速从文中找出介绍蝙蝠飞行原理的句子,用横线划出来,然后自由读一读。
师∶好,现在合上课本,谁能用自己的话向大家讲述一下蝙蝠飞行的原理呢 ?
师∶班长,你先来试试吧!
师∶原来蝙蝠夜里飞行,是靠嘴和耳朵的配合。师∶班长讲述的清晰明了,掌声送给他。
四、品读
师∶同学们,明明是与我们生活没有太多关联的蝙蝠,却能够改变我们的生活,从中你学到了什么?
师∶你的眼神充满自信,就请你。师∶恩,你学到了要善于观察和思考。
师∶你也想说,请你。
师∶你感受到了科学的力量,明白了要学科学,爱科学。
师∶是呀,只要你愿意观察思考,就能成为科学家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五、小结作业
师∶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的,不知不觉又到下课的时间。本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词,理清了课文的行文思路,了解了蝙蝠夜间飞行的原理,感受到了科学探索的魅力。
师∶课后就请同学们充当小小科学家,观察身边的小动物,从它们身上得到启示,设计一个小发明。下节课,我们一起分享。师∶好了,同学们,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