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是高中政治组的 * 号考生,我试讲的题目是《唯心主义》,下面开始我的试讲。
导入新课
师:上课,同学们好,请坐!
师:同学们在上新课之前,老师先来问大家一下早饭吃了吗?
师:噢,我听到很多同学都说吃过了。
师:那咱们大家已经上了半天的课了,现在估计都肚子空空,并有饿的感觉了吧。
师:那同学们想一下是肚子先空空,才有饿的感觉,还是先有饿的感觉,肚子才空空?
师:请同学们思考交流下。
师:我看同学们交流得很认真呢。哪位同学来说一说呢?好,第一排穿红衣服的女生,你先来说。
师:很好,请坐。她认为肚子先感到空然后觉得饿。
师:好,还有观点不同的吗?这位同学说一下。
师:很好,请坐。她认为先觉得饿然后肚子感到空。
师:这两位同学说得都很好,其实这没有对错之分。
师:肚子空空属于物质范畴,饿的感觉属于意识范畴。
师:如果认为先空后饿,是先有物质后有意识,即唯物主义的观点;如果认为先饿后空,是先有意识后有物质,即唯心主义观点。
师:那么同学们来想一下,上节课我们了解了唯物主义的内容。
师: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学习本节课《唯心主义》。
新课讲授
师:现在请同学们看一下大屏幕,这里老师准备了一首歌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唯心主义。(多媒体播放歌曲并呈现歌词:《我的歌声里》)
师:听完这首歌后,请同学们再来思考以下问题:以上歌词的意思是你存在不是因为你真的存在,关键在于我的心感受到了你,所以你才是存在的。这是什么观点?
师:给大家 2 分钟独立思考时间,等会儿老师叫同学站起来分享下。
师:好,时间到。那请我们坐在后面的这位同学来分享一下。
师:嗯,很好,请坐。这位同学说歌词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师:还有不同观点吗?噢,我看咱们同学都说这句歌词是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师:的确。主观唯心主义把意识理解为人的主观精神,人的主观精神,个人的情感,像人的目的、人意志、经验、感觉、心灵等,就是世界的本原,认为世界的发展是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
师:这也是我们本节课的第一个知识点 “什么是主观唯心主义”。请同学们在课本上的相应位置把这个知识点画下来。
师:同学们,我们继续看一下大屏幕,看这段歌词。(多媒体继续播放歌曲并呈现歌词:《我的歌声里》)
师:同学们阅读这段歌词并思考:以上歌词中的观点属于什么哲学观点呢?
师:给大家 1 分钟独立思考时间,等会儿老师叫同学站起来分享下。
师:好,时间到。那请我们坐在前排的这位同学来分享一下。
师:嗯,很好,请坐。这位同学说歌词属于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师:噢。我听到其他同学也都说这是一种典型的客观唯心主义。
师:客观唯心主义认为客观精神主宰着世界,而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
师:客观精神,包括上帝、绝对精神、理念等。
师:同样观点的表述还有:上帝支配着地球上的万事万物,生死有命富贵在天等。
师:其实,通过刚才对这首歌以及歌词的精彩分析,就把本节课的疑难知识点形象生动地展现出来了。
师:这也是我们本节课的第二个知识点 “什么是客观唯心主义”。请同学们在课本上的相应位置把这个知识点画下来。
巩固提高
师:好,同学们,我们学习了唯心主义分为主观的和客观的。
师:现在我们再来想一下我们应该如何评价唯心主义观点?作为中学生的我们和国家又应该怎么做呢?
师:给大家 5 分钟独立思考时间,然后前后 4 人为小组进行讨论,等会儿老师叫小组代表起来分享下。
师:好,时间到。我看同学们交流的很积极呢。那请我们坐在后面的二组代表来分享一下。
师:嗯,很好,请坐。这位同学说无论是主观唯心主义还是客观唯心主义,是人在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中片面夸大主观精神或客观精神的作用,都是片面的,不恰当的。
师:还有要补充的吗?噢,我看咱们五组代表也举手了,你也来分享一下。
师:很好,请坐。她说作为中学生,我们每个人也有梦想,我们在追求自己梦想的过程,应该自觉地批判和反对唯心主义,坚持唯物主义,客观分析自己的优缺点,凭借自己的勤奋努力,实现自己的个人梦。
师:三组代表也举手了,那你回答一下。
师:很好,请坐。她说作为国家,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梦,更应该立足于我国实际情况,实事求是。
师:通过以上三位小组代表的精彩描述,分析总结得很到位。
师:通过刚才小组的讨论,相信同学们对咱们刚才学习到的知识又进一步作了很深的巩固。
课堂小结
师:那课程到这里呀,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已经基本讲解完毕。相信同学们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一定会有不同的收获。
师:那么老师给大家 1 分钟的时间,把你的收获和感悟写下来,等会儿老师找个别同学来分享。计时开始!
师:好,时间到。请这位同学来谈谈你的收获吧。
师:嗯,很好,请坐。回答的也很全面。
师:同学们,这节课老师引导大家学习了唯心主义把意识视为世界的本原,包括两种基本形态,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我们在日常生活实践中能树立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
作业
师:老师针对本节课内容专门设置了一个课后作业:
师:课后请同学们搜集资料,再结合本节课内容,总结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区别,并记录下来。
师:下节课老师请同学来分享一下。
师:好,下课,同学们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