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道德《不甘屈辱奋勇抗争》逐字稿
尊敬的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是小学组的 xx 号,我抽到的题目是《不甘屈辱奋勇抗争》,下面开始我的试讲。
新课导入
师:同学们,在我们上课之前大家先来看一段视频。一会儿老师会找一个同学来讲一下视频中的内容。
师:好了,同学们,时间到了。哪位同学想给大家说一说你在视频中看到了什么呢?好,这位同学,你来说一下吧。
生:虎门销烟。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没错,在中国历史上有这么一个朝代,鸦片充斥着市场,两百多万人深受其害,“东亚病夫” 这一耻辱的称号由此而生。1839 年,林则徐向皇帝上书:“鸦片不禁、中国有亡国灭种” 的危险,皇帝派他前往广州查禁鸦片,于是就有了虎门销烟这一中国历史上不朽的一幕。今天我们就要学习第七课《不甘屈辱奋勇抗争》这一课。
新课教学
(一)了解毒品害处
师:同学们一起仔细观察 PPT 上虎门硝烟的图片,虎门销烟的烟从何而来?
师:是的,虎门销烟的 “烟” 指的就是鸦片烟。鸦片是种杀人不见血的毒品,它使无数中国人因染上毒瘾而丧失劳动力战斗力。英国强盗向中国大肆倾销鸦片是要掠夺我们的钱财,使我国陷入危难。
师:老师看到大家都露出了愤慨的表情,那同学们想想,现在毒品还在威胁我们的社会吗?
师:没错,随着科技发展,社会进步,毒品家族日益壮大。全世界每年死于吸毒的人数超过 10 万。
(二)了解虎门销烟过程
师:同学们看一看 PPT 上珠江三角洲地图,这里呢就是虎门所在的位置(教师标注虎门位置),那老师有个难题要考考大家了,为什么要在虎门进行销烟呢?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
师:哪个小组来回答一下呢?一组你来吧。
组 1:地理位置优越。
师:说的非常好,大家鼓掌!虎门位置的特殊,靠近沿海,是鸦片走私入口的大门。
师:同学们读一读课本上的故事,了解一下林则徐虎门销烟的过程。
师:同学们,我们从林则徐 “鸦片一日不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 看出林则徐禁烟的决心。
巩固提高
师:同学们现在来观看电影片段《销烟》。
师:同学们特别注意广场英雄纪念碑上十幅浮雕中的第一幅,仔细观察硝烟现场的布置、气氛,林则徐的神情动作,士兵、群众的动作、反应。
师:大家看过虎门销烟这一幅浮雕之后,有什么感受呢?
师:大家说的都很好,画面上林则徐眼神坚定、气势轩昂。浮雕具有纪念意义,画面上的人物形象表现出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的坚定决心。林则徐坚决反抗外敌,虎门销烟之举毁的不仅仅是鸦片,更是 “东亚病夫” 的形象,大涨了中国人民的志气,大灭了帝国主义的嚣张气焰,为中华民族扬威,令国人扬眉吐气,表现了中华民族不屈的气节及强烈的爱国之情。
师:同学们阅读一下材料,看一看鸦片战争成功了吗?带来了什么后果?
师:我听同学们说没有成功而且带来严重的后果。
师:是的,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失败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了《南京条约》,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最重要的是割让香港。
师:接下来同学们接着读一读 “香港回归” 的材料大家有什么感受呢?
生:兴奋、激动。
师:是啊,古老的中华焕发出生机和活力,我们唱着《东方红》,中国人民当家做主起来,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进入了飞速发展、日益强大的崭新时代。让我们牢记 —— 只有强盛的国力和持续不断的发展壮大,才会阻止这段屈辱历史的重演!
课堂小结
师:同学们,我们一起跟着 PPT 回顾一下这节课的知识点吧。
师:课下请同学们搜集更多英雄奋勇反抗的故事与同学老师分享呀。
师:同学们,下课。
结束语
我的试讲结束,感谢各位评委老师的耐心聆听。请问我需要擦掉我的板书吗?
-
上一篇
小学道德《上学路上》逐字稿 -
下一篇
小学道德《家乡特色代代传》逐字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