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好,我是初中物理组面试 [具体序号] 号考生,我试讲的题目是《牛顿第一定律》,下面开始我的试讲。
同学们好,上课。
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老师在讲台上放了一辆小车,使它处于静止状态。现在老师想问大家一个问题:怎样才能让小车运动起来呢?
生:要用力去推它。
师:从这个例子很容易得到:物体要运动,需要对它施加力的作用,那么力和运动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呢?这就是我们本节课要学习的牛顿第一定律。
新课讲授
师:我们先来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亚里士多德认为如果要使一个物体持续运动,就必须对它施加力的作用,如果这个力被撤销,物体就会停止运动,也就是说物体的运动需要力去维持。
师:同学们想一下,操场上被踢出去的足球,没有力去维持它的运动,为什么还会在草地上滚动一段时间?物体运动到底需不需要力来维持呢?
生 1:需要。
生 2:不需要。
师:看来同学们都有不同的意见,很多年之前伽利略也思考过这个问题,他认为运动的物体之所以会停下来,是因为受到了阻力,物体的运动并不需要力来维持。请同学们思考这两种说法到底哪个正确?
师:要想知道答案,我们就要通过实验来探究一下。
师:这里是老师的演示实验,老师现在为同学们介绍一下实验器材及原理,安装如下图:
实验的具体步骤是:
(1) 将毛巾铺在水平木板上,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在木板上滑行的距离;
(2) 将棉布铺在水平木板上,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在木板上滑行的距离;
(3) 去掉木板上的棉布,再次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在木板上滑行的距离。
师:老师对于实验的介绍就先到这里,但是有几个问题需要问一下大家。第一个问题,三次实验当中,小车最终都会停下来,由运动状态变为静止状态,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原因是什么?
生:运动状态改变是由于受到力的作用。
师:这个力是阻力,所以物体运动会停下来是因为受到阻力的影响,并不是没有了力的维持物体就会停下来,也就是说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的维持。伽利略的观点是正确的。
师:第二个问题,如果物体不受到阻力的作用会产生什么样的现象?同学们通过实验现象来进行汇报。
生:在实验中,依次改变接触面的材料,运动的小车所受的阻力逐渐减小,小车滑行的距离逐渐增大。
师:也就是说,表面越光滑,阻力越小,前进的距离越远;若表面接近完全光滑的状态,则小车所受阻力将近似看作为零,小车滑行的距离将会无限远。
师:伽利略对于类似实验分析的推测:即物体受到的阻力为零,物体将以恒定不变的速度永远运动下去。由此引出科学家牛顿对于伽利略等人的研究做出的总结性的物理规律 —— 著名的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师:老师要对大家强调说明以下几点:第一,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经验事实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的推理而概括出来的;第二,“一切” 表明这条规律的普遍适用性;第三,“不受力” 是定律成立的条件,这是一种理想的情况,因此不可能用实验来直接验证这一定律;第四,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巩固提高
师:对于牛顿第一定律我们已经介绍很多了,那大家现在思考一个问题:如果同学们正在进行运动会,所有的力突然消失了,会产生什么样的情况?
生:会维持运动状态不变。
课堂小结
师:同学们,不知不觉这节课就要结束了,哪位同学愿意谈一下你这节课都有哪些收获呢?
生:我们学习了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师:看来大家都收获颇丰。
作业
师:作业是同学们课下通过查阅资料,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发展史。
这堂课就上到这里,下课。同学们再见。
我的试讲到此结束,感谢各位评委老师的耐心聆听。
-
上一篇
初中物理《天平的使用》逐字稿 -
下一篇
初中物理《机械效率》逐字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