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学面试逐字稿 小学语文面试逐字稿 正文内容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不懂就要问》逐字稿

zhuzigao 2024-12-24 14:12:52 小学语文面试逐字稿 0

开场白∶尊敬的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今天面试小学语文的2号考生,我抽到的试讲题目是《不懂就要问》,下面开始我的试讲。

一、导入

师∶上课,同学们好,请坐!

师∶上课之前,老师要给大家唱首歌,会唱的同学可以跟着老师一起唱。

师∶小嘛小儿郎,背着那书包上学堂,不怕太阳晒, 也不怕那风雨狂 .....

师∶老师唱完了,刚才在唱的过程中,有很多同学都在跟着老师轻轻哼唱着,看来同学们都特别喜欢这首歌。

师∶这首歌为我们刻画了一个活泼可爱,却又刻苦学习的读书郎形象。今天我们还要去认识一个特殊的"读书郎",他是中国最伟大的革命领袖之一,曾被称为"中华民国国父"。你们知道它是谁吗 ?

师∶没错,就是孙中山先生,看来大家都提前预习了课文,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不懂就要问》。

二、初读

师∶同学们,准备了今天的学习之旅了吗?请看多媒体上的"智慧王国大闯关",一共包含三大关,每闯一关才能解锁下一关,全部通关便可到达智慧王国啦,你们准备好了吗 ?

师∶在正式闯关之前,我们先来读一读课文,试着圈画出文中的生字词,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看看谁是认真的小智者。

师∶好多小智者已经示意老师了。成功开启我们的第一关∶初出茅庐。同学们,看到老师大屏幕上的小书简了吗?要想拿到通过第一关的钥匙,必须把这些生字词都读准确了,获得全部的小竹简,谁先来试试看?

师∶你的小手举得最标准,快站起来吧。

师∶大家说他的表现如何呢 ?

师∶读的非常流畅,哎呀,差一点就把所有的竹简都抱走了,谁来帮帮他,这个字读什么?

师∶嗯,"背诵"的"背"是第四声,这个字是多音字,他还有另一个读音,读一声,组词背包,你再读一遍试试看。师∶看看,小竹简被顺利抱走了,你真棒。

师∶谁再来读读看?师∶你终于鼓足了勇气 !

师∶看,又收获了不少的小竹简,恭喜你们成功闯过第一关,拿到通关钥匙。

师∶第二关闪亮登场∶牛刀小试。默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别着急,老师有一个小提示∶可以借助课文的插图,看看他们分别对应了故事的哪些内容 ?

师∶你已经率先举起了手,快说说看。

师∶你说结合第一幅图知道了课文先写了孙中山和同学们在私塾读书,说的非常简洁,那第二幅图告诉了你什么?

师∶嗯,接着写了遇到不懂的问题勇敢向老师提问。

师∶你用上了"先"、"接着"这样的表示时间先后的词语,表达的非常清晰,你真棒 !那最后又发生了什么?师∶别着急,可以和你的同桌商量一下。

师∶没错,孙中山的回答告诉我们"不懂就要问"。

三、析读

师∶恭喜大家顺利来到第三关"过关斩将"。

师∶要想顺利通过这一关,需要我们再次默读课文,然后找一找课文中有新鲜感的词句,用横线画出来,说说你的理解,可以和小伙伴讨论一下哦。

师∶时间到,谁来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阳光小组的同学已经做好了准备。

师∶你们找到的是?

师∶ 你们觉得"咿咿呀呀"想唱歌一样"这两个词语特别有新鲜感。师 ∶那你能跟老师说说这两个词语写的是什么呢 ?

师∶没错,就是同学们读书的样子,你能想象出来他们是怎样读书的吗 ?试着给大家模仿一下。

师∶还差了一点味道,想一下他们读书时还会做哪些动作 ?

师∶对啦,摇头晃脑,你真是一点就透,不愧是我们班的小小表演家。师∶看看,就是这样富有新鲜感的词语把私塾先生和学生怎样读书形象地展现在我们面前。我们在写作的时候也可以试着多用这样的词语。

师∶雄鹰小组也有分享,你们找到的是 ?师∶是孙中山说的话∶"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

师∶你知道"学问"是什么意思吗 ?

师∶没错,就是知识、学识。

师∶你觉得怎样才能求得真正的学问呢 ?

师∶嗯,孙中山已经告诉我们了"不懂就要问"。

师∶老师想问问大家,当孙中山提出问题的时候,其他同学的反应是什么样的 ?

师∶哦?吓呆了,还有一个同学问孙中山,"不怕挨打吗 ?"

师∶同学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反应 ?

师∶你真厉害,懂得联系上下文。是呀,前面已经告诉了我们,先生只让背书,至于意思,先生从来不讲。

师∶还有的同学说先生特别严厉,所以孙中山当时敢大胆提问是多么的不寻常呀。

师∶读着读着,老师觉得孙中山说的这句话很有意思,真有新鲜感,里面包含着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呢。你们知道是什么吗 ?

师∶我已经听到了我想要的答案了,就是勤学好问,老师希望大家也能向孙中山学习,养成勤学好问的习惯。

师∶恭喜大家顺利通过第三关,为大家点赞。

四、小结作业

师∶看看智慧王国的国王正在迎接我们,快去跟他打个招呼吧。本节课,我们一起走进孙中山这位"读书郎",划出了许多有新鲜感的词句,感受到他勤学好问的优秀品质,课下请大家继续阅读课文,并完成这样一份作业∶搜集其他关于勤学好问的小故事,下节课分享。


微信二维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