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导入
师∶上课,同学们好,请坐。
师∶同学们,仔细观看老师播放的这段小视频,一会老师会提问哦!
师∶视频播放完了,有谁知道视频里的是什么鸟呢 ?
师∶你的手举的最高,你来说。师∶哦,珍珠鸟。你是怎么知道的 ?
师∶你说呀珍珠鸟小巧玲珑,羽毛的颜色很艳丽,叫声细细的,婉转动听。
师∶你说的真全面,是个科普小能手,请坐。那同学们知道珍珠鸟最大的特点是什么吗 ?
师∶看你很有想法的样子,你说说。
师∶哦,珍珠鸟都是成对出现的,而且珍珠鸟特别怕人。
师∶看来你对珍珠鸟的了解也很深入,都请坐。大家这么踊跃,那么今天我们的课堂也会非常精彩,今天我们跟着冯骥才先生去了解他和珍珠鸟之间的故事,请大家齐读课题《珍珠鸟》。
二、初读
师∶现在同学们打开课本,老师给大家10分钟的时间自由的朗读课文,司时边读边解决这样两个问题。一是用圈点勾画的方式画出文中的重点生字词。二是思考本文围绕珍珠鸟都写了哪些内容 ?开始吧。
师∶大家读书的声音渐渐小了,看来同学们解决的差不多了。
师∶现在老师来检查一下大家的自学情况。请同学们合上课本,老师已经将本节课的重点生字词整理到了我们的ppt上,哪位同学愿意来挑战一下自己?
师∶看你踊跃的举起了手,就你吧。
师∶同学们,她读的怎么样啊 ?
师∶是的,吐字很清晰,声音也很清脆。哦,我听到这边有同学说她有一个字读错了,听的可真仔细。
师∶那这个字应该读什么?对,读巢,它是一个翘舌音,读的时候要注意。我们可以组词鸟巢。
师∶来,你再来读一遍,这下读的很正确了。请坐。
师∶好,攻克了字词关,谁再来说说本文主要给我们介绍了什么?
师∶好,靠窗这位男生,我看你很想发言呢,勇敢地站起来吧!
师∶同学们,你们同意他的看法吗 ?
师∶你概括文章的能力越来越强了,快请坐吧。没错,本文就是写了"我"在收养一对珍珠鸟后,珍珠鸟从最初的胆小怕人到最后逐渐对我信赖。
三、析读
师∶那老师就再给大家十分钟的时间,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合作交流讨论,"我"是怎样逐渐得到珍珠鸟的信赖的?一会老师请小组代表来汇报你们的讨论成果。
师∶好,时间到。看同学们讨论的如此激烈,老师都不忍心打断了。第一小组已经全员举手了,快请你们的代表站起来说说吧。
师∶哦,你说作者一开始就了解到鸟儿的天性是怕人,首先给了它们一个温暖的家给予鸟儿安全感。
师∶"温暖的家"这个词用的真好!那具体是哪个句子呢 ?
师∶你们找到了这样的句子——我便用吊兰长长的、串生着小绿叶的垂蔓蒙盖在鸟笼上,它们就像躲进深幽的丛林一样安全。从中传出的笛儿般又细又亮的叫声。
师∶是啊,作者多么用心呀,这个家一定给鸟儿带去了浓浓的安全感,所以它们才可以无忧无虑地快乐地生活在那里,才会有那笛儿般又细又亮的叫声。
师∶那同学们你们听过珍珠鸟的笛儿般又细又亮的叫声吗?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一段音频,我们来闭上眼睛聆听珍珠鸟们欢快的叫声。
师∶好,第二组的同学已经等不及了,快站起来吧。
有∶哦,他说是作者给予了它们空间和尊重才使鸟儿们慢慢地信赖他了。
师∶那这又是从哪里体现出来的呢 ?
师∶哦,我很少扒开叶蔓瞧它们,它们便渐渐敢伸出小脑袋瞅瞅"我"。
师∶作者运用了一系列动词,描写鸟儿们的动作,你能找出来吗?
师∶嗯,扒开、瞧、伸出、瞅瞅。
师∶这一系列动词生动地给我们展示了一副怎样的画面 ?
师∶嗯,展现了作者对它们的小心翼翼和尊重。而鸟儿也正是因为有了安全感之后才会慢慢地放松警惕, 才敢伸出脑袋瞅瞅我。
师∶哦,你还说"瞅瞅"是拟人的手法,把鸟儿的动作人格化。
师∶那能否把"瞅瞅"这个词换成"看看"呢 ?师∶不能,能说说理由吗 ?穿红衣服的女生你来。师∶她说"瞅瞅"体现了小鸟可爱和生动的形象。
师∶说的不错,请坐。其实除了同学们说的这点,"瞅瞅"也形象地描绘出了鸟儿对作者有一些信任又带有一些怀疑还有一些好奇的样子。
师∶那老师再找位同学来模仿下小鸟"瞅瞅"作者神态。
师∶你的手都快举到天花板上了,就你吧。大家觉得他模仿的怎么样?师∶非常到位,请坐。
师∶同学们,正是由于作者给予鸟儿们充分的空间和尊重,它们才慢慢地放松了警惕,接纳了这位主人,然后才会有后面安心地在鸟巢里生儿育女了。
师∶来让我们带着感情来齐读这句,读出作者的喜爱和小鸟的可爱,读慢一些,慢慢体会。
师∶果然理解的到位读的都不一样了!
四、品读
师∶同学们再结合下文找找,课文中作者每一次的"不打扰"和尊重换来的是什么?大家一起说。
师∶没错,是珍珠鸟逐渐对作者的亲近与信赖。
师∶这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作者与珍珠鸟友好和谐交往的画面,甚至还感受到人与动物,人与自然之间和谐相处的美好世界。
五、小结作业
师∶好了同学们,快乐的时光总是过的飞快,本节课我们在理清文章脉络的基础上初步感受到了鸟儿从最初的惧怕到后来的慢慢信任和接纳作者。其实文中精彩的句子还有很多,但是由于时间关系老师就不进行赘述了。
师∶课下请同学们继续阅读课文,并完成这样一份作业∶请同学们观察身边的小动物或植物并写一写,适当的运用本节课学习到的写作手法,下节课我们一起分享。师∶好,下课。
-
上一篇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落花生》逐字稿 -
下一篇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搭石》逐字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