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我们来看一组电视剧剧照,《芈月传》《大汉天子》《大唐荣耀》《大明风华》《末代皇帝》,这些照片反映的是什么时代呢?对是封建社会,那封建社会是如何产生的呢?奴隶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是历史的进步。这一进步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结果。当奴隶社会的生产关系不能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时,就必然会有新的社会形态代替它。同样当封建社会的生产关系不能适应其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时,就必然由资本主义所取代。这就是我们这一节要讲的内容。
师:我们先来看一组图片农民耕种土地,奴隶制被封建制取代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封建社会生产关系有哪些特点?
生:①特点:地主占有绝大部分土地,通过收取地租等方式,占有农民大部分劳动成果。相对于奴隶,农民有一定的人身自由,有自己的劳动工具甚至少量土地,劳动成果除缴纳地租外,还能留下一部分归自己支配。②原因:封建制代替奴隶制,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师:对比奴隶制生产关系与封建制生产关系,我们来想一想:封建社会取代奴隶社会是历史的进步,是否意味着封建社会不再有阶级剥削阶级压迫了?我们来看一首诗 “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 这首诗用简单朴素的语言鲜明深刻地揭示出农夫和公子王孙不同的生活状况,反映了封建社会不平等的社会现象。
材料展示:晚唐时有人曾说农民有 “八苦”: 一苦官吏苛刻;二苦高利贷重;三苦赋税繁多;四苦事事摊钱;五苦当差服役;六苦无处伸冤;七苦冻死无衣饥无食;八苦病不得医死不得葬。
师:请大家分别指出,八苦当中反映出地主剥削农民的方式有哪些?农民为什么有八苦?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概括地主阶级统治劳动群众的手段有哪些?
生:主要矛盾 (重点): 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之间的矛盾。产生的原因:地主阶级对农民阶级的经济剥削和政治压迫。农民阶级的反抗斗争从来没有停止过。这种斗争常常由分散的小规模的抗租抗税运动,发展成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或农民战争。
师: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在生产力发展的推动下,在农民起义的冲击下,封建社会制度必将走向没落。但农民起义不可能建立起一种比封建制更进步的社会制度。只有当出现新的生产力,封建制生产关系阻碍了生产力发展的时候,封建社会才会走向灭亡。
师:下面我们来听一首歌曲 16 世纪英国民歌: “机间宽又长,织机二百张,织工二百人,排列成长行。…… 旁有一大屋,女工共百人。外有一间房,童工一百五,并坐捡细毛,不敢怨劳苦。都是穷苦人,终日不休息,清晨到深夜,各得一便士。…… 又有一大厅,五十剪毛工,施展好手艺,天衣全无缝。又有八十人,洗呢更浆呢。染工又八十,呢绒着颜色。二十擀制匠,整呢折成匹”。那我们来概括手工工场的基本情况。据此归纳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特点?谈谈你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建立的过程是 “用血和火的文字载入人类编年史的” 的理解。
生:当时的手工工场:a. 规模大,雇佣工人多,集中生产。b. 工人实行很细的分工。c. 不仅雇佣男工,还雇佣女工和童工。d. 工人都是穷苦人,靠出卖劳动力为生,工作时间长,工资待遇微薄。
师: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使资产阶级在经济上的优势越来越突出,也使得封建制度越来越成为障碍,新兴资产阶级发起了向封建地主阶级夺取政权的革命。
马克思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不仅反映了他们发生的地区的要求,而且在更大程度上反映了当时整个世界的要求”。那我们来分析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
生: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封建制度,确立了资产阶级的政治统治,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扫清了道路,标志着资本主义社会的开始,人类社会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1929 - 1933 年的某一个冬天。寒冷的北风呼啸着,一个身穿着单衣的美国小女孩蜷缩在屋子的角落里。“妈妈,天气这么冷,你为什么不生起火炉呢?” 小女孩在瑟瑟发抖。妈妈叹了口气,说:“因为我们家里没有煤,你爸爸失业了,我们没有钱买煤。”
“妈妈,爸爸为什么会失业呢?”
“因为煤太多了。”
师:同桌讨论归纳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表现和特征
生: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表现:大量商品卖不出去,大量生产资料闲置,大批生产企业、商店、银行破产,大批工人失业,生产迅速下降,信用关系破坏,社会生活陷入混乱。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基本特征:生产相对过剩。即相对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来说,社会生产的商品显得过剩,而不是与劳动人民的实际需求相比的绝对过剩。
师:我们来看美国的经济危机,美国爆发了 “占领华尔街” 运动,示威者纷纷打出 “1%,你没有分享股票”“99% 为 1% 服务” 等标语,以表达对美国社会经济持续低速、金融腐败、贫富分化、就业艰难等的不满。“占领华尔街” 运动持续数月,迅速蔓延到美国各大城市,并引发了其他西方国家不同规模的 “占领运动”。“占领华尔街” 运动的标语反映出当前资本主义社会存在哪些问题?这反映出资本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
生:“占领华尔街” 运动的标语表明,资本主义社会问题多如牛毛,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阶级对立严重,阶级矛盾不可调和。这反映出资本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是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
师: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和冲突的总根源,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贯穿于资本主义生产的始终,决定着资本主义的命运。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社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同以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冲突日益严重,客观上要求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与之相适应。与此同时,资本主义条件下生产社会化的全面发展也同时推动了资本关系的社会化,为向社会主义转变准备了日趋完备的社会经济基础。另外,无产阶级力量的不断壮大也为社会制度的转变准备了社会力量。所以,资本主义终究要被社会主义取代,这是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
结语:通过学习本课,我们明确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生产关系的特点,系统阐释了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结果,知道了从奴隶社会开始,人类进入了文明时代。据此我们可以得出规律性的认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是人类社会的基本规律之一。知道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主要矛盾,明确了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调整,这种调整一定程度缓和了阶级矛盾,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痼疾,所以,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尖锐化就越不可避免。资本主义终究要被社会主义取代,这是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也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