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中面试逐字稿 高中政治面试逐字稿 正文内容

高中政治《自然界的物质性》逐字稿

zhuzigao 2025-02-26 08:02:41 高中政治面试逐字稿 0

导入新课

同学们好,现在开始上课!

导入一

大家了解 “嫦娥工程” 吗?在 2004 年,中国正式开展月球探测工程,并命名为 “嫦娥工程”。就在 2020 年 11 月,我国成功发射了嫦娥五号并带着月壤顺利返回,这是我国首次实现地外天体采样返回。大家思考一下,我国发射嫦娥五号的目的是什么吗?来,这位同学你来回答一下。

嗯,很好,我国发射嫦娥五号是为了更多地去探索月球、探索宇宙、探索世界。那么,宇宙是怎样的呢?它是神的居所还是物质的存在?我们生活于其中的这个世界的本质又是什么呢?下面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走进《世界的物质性》,大家先自行阅读一下教材。

导入二

大家知道上帝创世的故事吗?《圣经》上说,上帝是造物主。上帝第一天造出了白天和黑夜,第二天造出了空气和水,第三天造出了各种各样植物,第四天造出了日月星辰,第五天造出了水中的各种动物,第六天造出了地上的各种生物和人。天地万物都造齐了,第七天就被定为休息日。

这是西方的故事,在我们中国,也有类似的传说,比如盘古开天辟地。

请大家思考一下,天地万物真的是由上帝创造的吗?我们现在所处的这个世界是由盘古开天辟地而来吗?世界究竟是怎么产生的?

今天,就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来学习新课《世界的物质性》。

讲授新课

同学们先想一想,要科学地解释世界是什么的问题,必须从哪些方面去阐明?为什么?谁想说一下?好,你来。

很好,要从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的思维这三个方面去阐明,在之前我们学习世界观时,就知道了整个世界就包括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意识领域。我们的教材也是从这三个方面来探讨的。这节课我们先来一起寻觅自然界的本质,共同探讨自然界的本质是什么?(板书:自然界)

总议题:自然界的本质是什么?

议题一:如何理解自然界的 “物质性”?

我们知道,太阳在 50 亿年前形成;我们所居住的地球有 46 亿岁;地球上最初的生命是由非生命物质经过极其复杂的演化而一步步形成的;我们人类是从古猿进化而来的,到距今约 300 万年前才出现;人类文明史只有 6000 年……

请大家思考:刚才老师说的材料说明了什么?哪位同学想说一下?好,你来。很好,这说明自然界中的事物都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都有自己的起源和发展史,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中的一部分。

大家说上帝创世说或者盘古开天辟地的故事是科学的吗?好,这位同学。

嗯,自然界是先于人类存在的,人类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才出现的,自然界既不是什么神的意志的产物,也不可能是人的意识的产物。

所以,自然界的本质是怎样的呢?很好,自然界在本质上是物质的 (板书:在本质上是物质的)。

刚刚我们得出这一结论是根据自然界产生于人类之前,那么有人提出了这样的疑问:那么人类出现之后呢?

人能有意识地创造自然界中原来没有的东西,比如我们的课桌、书本、衣服等等,这是否意味着人类出现以后自然界的本质就不是物质的了呢?请大家小组合作讨论两分钟,时间到后请小组代表发言,现在开始。

好,我们就先讨论到这里,有没有小组讨论出结果了?来,二组。

不错,二组同学认为人们所创造的自然界中原来没有的东西是以自然界中存在的东西为基础和前提的,比如课桌、书本的原材料是树木、衣服的原材料是石油。人们利用和改造自然必须要先要承认自然界是客观存在的,并尊重自然的属性和规律。

所以说,无论人类或人类社会是否存在,自然界的本质始终是怎样的?对,是物质的。你能理解吗?

议题二:如何理解 “物质”?

刚刚我们明确了,自然界是物质的,那么,物质究竟是什么呢?我们该如何理解它呢?(板书:物质)

在自然界中,既有姿态万千的山川湖海,也有许多看不见的、摸不着却又真实地存在着的事物和现象,如磁场、紫外线等。大家想一下,从哲学的角度看,这些事物有什么共性呢?哪位同学想说一下?好,你来。

很好,它们都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的。(板书:不依赖于人的意识) 还有其他答案吗?它们除了依赖于人的意识之外,我们能不能认识到它们啊?

能,它们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板书:反映) 所以,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这正是回答了哲学基本问题的两个方面。

“不依赖于人的意识” 说明了物质的第一性,肯定了物质决定意识,坚持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划清了界限。在这里请大家辨析一个小问题,如果我说物质和意识相互依赖,可以吗?

嗯,不可以,物质可以脱离意识而独立存在,这说明物质具有怎样的特性啊?很好,独立性。(板书:不依赖于人的意识 —— 独立性)

“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 说明了物质与意识的同一性,也就是可知论,与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这说明物质还具有 “可知性” 的特征。(板书:反映 —— 可知性)

最后,“客观实在” 指的就是物质,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板书:客观实在 —— 客观实在性 (唯一特性)),什么叫 “唯一” 呢?就是只有物质有这个特性,意识是没有的。

在这里大家要注意,“客观实在”≠“客观存在”(板书:≠客观存在),“客观存在” 不仅包括具有 “客观实在性” 的物质现象,还包括不具有 “客观实在性” 的精神、意识现象。

“物质” 概念中两次提到意识,这是我们下一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到时候我们将会对 “物质” 的概念有更深入地理解。

在之前的学习中,我们知道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分别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金木水火土等物质的具体形态当做世界的本原,近代形而上学把自然科学上的原子,只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原。

所以,大家还要明确,我们所讲的 “物质”,是概括了宇宙间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是区别于金木水火土或者原子这样的物质具体形态的 (板书:≠物质的具体形态)。物质与物质的具体形态是抽象与具体、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板书:(抽象)(具体))。正如恩格斯所说,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

以上就是物质的完整定义。大家理解了吗?

知识小结,布置作业

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请一位同学来总结一下。好,你来。

很全面,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自然界是物质的,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都有自己的起源和发展史,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中的一部分。还学习了物质的定义,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同学们觉得自己掌握得怎么样啊?嗯,我也觉得大家掌握得不错。

下面老师给大家布置一个作业:当前我国一些落后地区,特别是农村地区,神创说这样的歪理邪说仍有很大市场,迷信思想仍然不同程度的存在,否定了世界的物质性。因此,要大力宣传,请同学们结合本节课知识,写几则宣传语。下节课我们一起来分享。

升华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知道了自然界是物质的,那么这要求我们要怎么做呢?

对,要求我们尊重自然界的物质性,这是人类有意识地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

比如前几年济南的污染特别严重,一到冬天就会出现雾霾,这就是因为我们没有尊重自然界的物质性;而现在,济南的环境好了很多,因为我们尊重了自然界的物质性。

这提示我们,要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对于我们新时代的青少年来说,就要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

大家能做到吗?嗯,老师也相信你们可以!

微信二维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