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唯物主义》逐字稿2

作者:zhuzigao人气:0更新:2025-02-26 08:42:03

导入新课

同学们好,现在开始上课!

有人认为唯物主义者就是一味追求物质财富的满足,专门迷恋于物质享受的人;唯心主义者则是追求 “心灵” 世界的满足,追求远大理想,相信社会进步的人。

大家同意这种对唯物主义、唯心主义的理解吗?哦,大家都不同意。那么,谁想谈谈自己的看法?好,这位同学。

对,根据上节课学习的内容,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对 “思维和存在也就是意识和物质何者是本原” 这一问题的回答。如果认为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这就是唯物主义的观点。反之,认为意识是本原的,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这是唯心主义的观点。(板书:物质 决定 意识 唯心主义 唯物主义)

今天我们先来学习唯物主义,一起来探究唯物主义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三种基本形态。

讲授新课

总议题:什么是唯物主义

议题一: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尚书・洪范》认为,金木水火土是世界的本原;荀子认为 “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万物都是天地与阴阳变化相互作用的结果);王夫之明确提出宇宙是由元气所构成的物质实体。

看完材料,给大家三分钟的时间,请同学们小组合作讨论材料下的两个问题:1. 上述材料反映的是唯物主义还是唯心主义的观点?2. 简要辨析上述观点的合理性和局限性。时间到后请小组代表发言。

好,我们就讨论到这里,哪个小组想说一下?好,一组。嗯,上述材料都是唯物主义的观点,因为它们否定世界是神创造的,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是正确的。但是,这些观点五花八门,说明只是一种可贵的猜测,没有科学依据;它们都是把物质归结为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把复杂问题简单化了。

一组同学回答的很全面,这便是唯物主义的第一个基本形态 ——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板书: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不止是在我们国家的古代存在,古希腊的泰勒斯认为 “水” 是万物的本原,赫拉克利特认为,万物的本原是 “火”。这些观点都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但也都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了。这是唯物主义的第一种基本形态。

议题二: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在 17 世纪,一大批科学家如哥白尼、牛顿等,以他们的实践和理论推进了科学的发展,从而把哲学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当时的人们认为原子是最小的物质单位,原子的属性就是物质的属性。于是,哲学家们在总结自然科学成就的基础上,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这就是近代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板书: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那它有什么局限性呢?哪位同学想说一下?好,你来说。

嗯很好,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虽然肯定了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但它把物质归结为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认为原子就是世界的本原,原子的属性就是物质的属性,因而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等局限性。

其中,机械性指的是把一切运动归结为机械运动,否认了运动形态的多样性;形而上学性指的是用孤立的、片面的、静止的观点看问题;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是说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在研究人类社会时用了唯心主义的观点。

这种唯物主义形态必然会被另一种更科学的形态所代替。

议题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到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比原子更小的微粒 —— 电子发现了,这使得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原子论开始站不住脚。

这时,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产生了 (板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有没有同学想谈谈它的优点。好,你来。

嗯,它克服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和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局限性,继承和发扬前两者的合理观点,正确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反映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反映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它是现时代的思想智慧,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指导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知识小结,布置作业

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唯物主义的内容,请一位同学来总结一下。好,你来。

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它在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三种基本形态,即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同学们觉得自己掌握得怎么样啊?嗯,我也觉得大家掌握得不错。

下面老师给大家布置一个作业:找一找古今中外的唯物主义哲学家的哲学观点,分析这些观点属于唯物主义三种基本形态的哪一种,并谈谈你的看法。呈现方式不限,可以是文字、视频、图片。下节课我们一起来分享。

升华

同学们,伟大的时代孕育和造就伟大的思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产生,在哲学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我们应该坚定地信仰它,做一个唯物主义者,多问、勤思,让哲学融入我们的学习和生活,这样我们的人生将会更美好、更精彩!


Copyright © 2020-2024 教资逐字稿.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202514081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