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导入
师∶上课,同学们好!请坐。
师∶上课之前,老师想来考考大家学习过的古诗积累程度!有谁愿意来分享一下吗 ?
师∶穿黄衣服的那位男生你来。
师∶他说"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师∶请坐,这是白居易的《忆江南》,把江南的春天渲染的多么绚丽多彩。还有谁呢 ?
师∶你也有想分享的诗句,请你。
师∶嗯,"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师∶请坐,这一首是白居易的《暮江吟》,写出了秋天夕阳独特的柔和,给人亲切安闲的感觉。
师∶大家的古诗储备量可真丰富呐,我们生活在一个诗的国度里,诗歌像一颗璀璨的珍珠闪耀的文学的王冠上,今天我们同样来学习一篇很有特色的古诗,让我们一起将教材翻到古诗《出塞》。
二、初读
师∶《出塞》是乐府旧题,也是唐朝诗人王昌龄所作的七言绝句,边塞寺的代表之一。老师在多媒体上出示了诗人王昌龄的背景资料,谁来读一下?
师∶看你跃跃欲试的样子,就你来。
师∶请坐。了解完了作者,现在老师给大家范读一下,同学们听的时候注意停顿节奏和不会的字词,稍后老师会找同学来朗读。
师∶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师∶老师读完了,现在,先请我们班的阅读小能手来吧!
师∶大家说,她读得怎么样?
师∶声音洪亮,普通话也很标准,老师要纠正你两个字的读音,那就是出塞的塞读四声,长征的征读一声,请你在来读一遍吧!
师∶嗯,这次就读的非常完美了,请坐。
师∶现在老师给大家五分钟的时间自由朗读,稍后我们来进行个男、女大比拼,女生为一组,男生为一组,我们比赛读一读,看看哪一组读的更好。开始你们的朗读吧!
师∶好,时间到了,女生先来,嗯,情感丰富,老师仿佛都感受到战士的心情了。
师∶男生再来,哦,丝毫都不逊色,特别的有气势。
三、析读
师∶现在就让我们正式走进这篇古诗吧,老师就再给大家十分钟的时间,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合作讨论∶分享令你印象深刻的诗句,并说明你的理由。稍后老师会请小组代表来进行分享汇报,开始你们的讨论吧 !
师∶时间到了,哪一个小组先来分享呢 ?
师∶好,励志组的同学自信满满的样子,那就来说说你们小组的分享吧。
师∶他们分享的是这一句∶"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师∶那你们组能说说为什么对这两句印象深刻吗 ?
师∶哦,他们说给人的画面感非常强烈。
师∶你能试着用自己的语言来描绘一下这是怎样的场景吗 ?
师∶嗯,诗人看着月亮,看到眼前的关塞,想到了出征的将士。
师∶老师发现你说的时候表情很沉重,从中你体会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呢?
师∶嗯,你说了一个词-一同情。谁对谁的同情啊 ?
师∶是的,诗人对边疆战士的同情之心。
师∶那你能带着这样的感情为我们来读一读吗 ?
师∶读的深情并茂,老师都被你感染了,这是一幅壮阔的图画,诗人用"未还"就渲染出苍凉、孤寂的气氛。师∶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一句吧。
师∶好,请坐,你们都是小小朗读家呢,感谢励志组的同学给大家带来的精彩分享。 师∶还有哪个小组有不同的分享呢 ?
师∶圆梦组的代表也举手啦 !就请你们组吧。
师∶他们分享的是∶"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师∶你们为什么会这一句印象深刻呢 ?师∶他说是因为这里表达了诗人美好的愿望。师∶那你能具体说说诗人的愿望是什么吗 ?
师∶哦,希望边境有"不教胡马度阴山"的"龙城飞将"保家卫国,给百姓一个安宁、幸福的生活环境。
师∶诗人的愿望也是我们每个人的愿望,那老师再来考考你,你知道"龙城飞将"指的是谁吗 ?
师∶看你疑惑的样子,没关系,老师接下来给大家出示一下"龙城飞将"的背景资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师∶请你来给大家读一读吧。
师∶是的,龙城飞将是指汉代名将李广,他英勇善战,令匈奴闻风丧胆,数年不敢来侵犯边境。 师∶请坐吧,圆梦组分享的也很透彻。
师∶现在让我们一边想象着龙城飞将李广上战杀敌的英勇画面,一边来朗读一下这句。
四、品读
师∶老师来给大家普及一个小知识,乐府诗其实就是要谱成乐章、广泛传唱的。
师∶现在老师想为大家播放一首背景音乐《精忠报国》,大家把自己想象成诗人王昌龄,以作者的角度来演读这首诗,我们一起来体会诗中洋溢的爱国激情。
师∶注意要声调高昂,气势雄浑的朗读,开始吧!
五、小结作业
师∶ 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的,不知不觉又到了下课的时间,谁能给大家来汇报一下,本节课你的收获呢 ?师∶戴眼镜的这位女生,就请你。
师∶他说本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词,认识了爱国诗人王昌龄,和飞将军李广。
师∶好请坐,你总结的真精简。
师∶通过学习这篇古诗,我们还熟知了诗人并没有对边塞风光进行细致的描绘,他只是选取了征戍生活中的一个典型画面来揭示士卒的内心世界。用景物的描写来刻画人物思想感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希望国家安宁,百姓幸福的愿望。老师希望大家都要有一个爱国之心。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师∶课下请大家完成多媒体上这样一份作业∶搜集王昌龄的其他诗作,下节课我们举办一次小型的"走近诗人"诗歌朗诵会。师∶好了,同学们下课。
-
上一篇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陀螺》逐字稿 -
下一篇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凉州词》逐字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