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入新课】
习大大曾说过,在把蛋糕做大的同时,把 “蛋糕” 分好,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这句话把社会财富比作蛋糕,意味着我们不仅要增加社会财富,还要对其进行合理分配,以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
可见合理的分配制度十分重要,我国的和谐稳定离不开我国的分配制度。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我国的分配制度,请大家看到课本第四课第一框第一目《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讲授新课】
议题:如何全面认识按劳分配?
探究一: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制度
在之前的学习中,我们知道生产关系包含生产资料所有制、生产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产品如何分配这三个构成要素。其中,生产资料所有制居于支配地位,决定其他两个方面。即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制度,因此,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相应地必然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探究二:按劳分配为主体
这节课,我们主要来学习按劳分配。(板书:按劳分配)
按劳分配的性质、基本内容和要求
为了让大家更好理解,我走访了山东钢铁厂的车间,通过对钢铁厂三名员工的询问,得到了以下信息:
小李是初级技工,在工作过程中总是受伤而请假,月工资 2000 元;老王是高级技工,工作的熟练度高,完成质量高,工资自然高,月工资 3000 元;小张是初级技工,工作积极,总是超额完成生产任务,收入还不错,月工资 2500 元。
请同学们思考一下:山钢属于哪种所有制经济?工人们的工资收入属哪种分配方式?他们的工资为什么高低不一呢?
学生回答:公有制经济,属于按劳分配,因为他们劳动的数量和质量不同,小李和小张劳动数量不同,所以劳动报酬不同,老王熟练度高,劳动质量高,所以劳动报酬多。
所以说,按劳分配的适用范围是公有制经济,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非公有制经济不存在按劳分配;因为劳动的数量和质量不同,获得的劳动报酬也不同,即分配个人消费品的尺度是劳动数量和质量;结果是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下面我们一起来完整地总结一下:
性质:按劳分配只存在于公有制经济中,是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板书:性质) 注意:是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而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分配原则。
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有劳动能力的社会成员必须参加劳动;在作了必要的扣除后,以劳动者提供的劳动 (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 为尺度对个人进行分配,多劳多得,少劳少得。(板书:内容和要求)
按劳分配的原因和意义
我们已经了解了按劳分配的性质、基本内容和要求之后,那么我国为什么要实行按劳分配呢?
就在老师调查走访的时候,该车间由于业绩突出,获奖金 5000 元。三位员工因此而争吵了起来。
小李:我干得少,平均分配,我可能多得些 (平均分配);老王:我正需要一台笔记本电脑,最好能对我的技术和工作有所体现 (按需分配);小张:我可没少出力,可不能少了我的 (按劳分配)。
请大家出个主意,这笔奖金该如何分配?(学生回答:按劳分配)
为什么按劳分配呢?难道按需分配、平均分配不好吗?同学们想一下在我国公有制经济中,生产力发展水平还不够高,劳动产品还没有极大丰富的条件下,如果按需分配,你需要一辆汽车,他需要一架飞机,经济条件能满足吗?(学生回答,不能) 其次,我国劳动者的劳动能力存在明显差别,如果平均分配,那还会有人积极干活吗?这是不是助长了人们的懒惰之风呢?是不是不利于调动人们的生产积极性啊?
所以我们来总结一下按劳分配的必然性:第一,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是所有制结构的主体,因此决定了个人消费品的分配实行按劳分配。第二,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产品采取什么样的分配方式同生产力的发展状况直接联系,现阶段我国生产力没有实现高度发达,劳动产品没有达到极大丰富,还不能实行按需分配。第三,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在当前的生产力状况下,我国劳动者的劳动能力存在明显的差别,劳动还是人们谋生的手段,因此个人消费品的分配必须体现人们劳动的差距。(板书:原因 必要性)
实行按劳分配还有着重要的意义:我们前面提到按劳分配的尺度是劳动的数量和质量,所以劳动者的个人收入与自己付出的劳动数量和质量联系在一起,这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劳动者努力学习科学技术,提高劳动技能,从而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此外,按劳分配还是对于剥削制度的根本否定,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板书:意义)
按劳分配的地位
最后,还需要注意按劳分配在我国所有分配方式中占主体地位,这是由公有制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主体地位决定的。(板书:地位:主体)
由此,我们回到最初的议题,如何全面认识按劳分配?
这个问题已经比较清晰了:认识按劳分配要从按劳分配的性质、基本内容和要求、必要性和意义以及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入手。
【知识小结,布置作业】
关于按劳分配的知识,我们就学习到这里。让我们一起来小结一下:本节课我们学习了按劳分配的性质、基本内容和要求、必要性和意义,以及它在我国所有分配方式中占主体地位。
同学们觉得自己掌握得怎么样啊?嗯,我也觉得大家掌握得不错。
下面老师给大家布置一个作业:调查一下你家庭成员的收入方式是什么。呈现的方式不限,可以是小文章、PPT、视频等。我们下节课一起来分享。
【升华】
作为社会主义建设者,我们要脚踏实地,努力学习。随着我国分配制度不断完善,也必然会为我们提供越来越好的发展平台和机会!相信大家都能有志者事竟成!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下课!